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嚴峻,探索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2024年的炎炎夏日,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這片充滿活力與創新的熱土上,一支由青年學子組成的“固碳添綠實踐隊”應運而生,自7月10日至8月30日他們懷揣著對新能源技術的無限憧憬與責任,積極響應聯合國第七大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我國“雙碳”戰略的號召,踏上了探索與實踐新能源領域——特別是超級電容器技術的征途。
固碳添綠實踐隊,其成立初衷在于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為解決能源危機與環境污染問題貢獻青春力量。團隊成員們圍繞“一體化超級電容器構建”這一核心議題,將第一課堂的理論知識與第二課堂的實踐探索緊密結合,旨在通過深入研究與廣泛交流,發現超級電容器技術在我國乃至全球的廣泛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點對點提出解決方案。
實踐之旅的首站,是上海交通大學首屆全球青年勝任力發展論壇。這場匯聚了全球智慧與青年才俊的盛會,為實踐隊成員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交流平臺。論壇期間,寧德時代首席制造官倪軍教授以其深厚的行業洞察力和前瞻性的視野,分享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最新趨勢與面臨的挑戰;而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則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闡述了清潔能源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及未來發展方向。實踐隊成員們認真聆聽,積極提問,不僅收獲了前沿的知識與信息,更激發了他們對超級電容器技術深入研究的濃厚興趣。
論壇之后,實踐隊成員們迅速投入到超級電容器技術的深度研究中。他們通過查閱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對超級電容器的技術原理、材料選擇、結構設計、性能優化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學習。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盡管超級電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環境友好等顯著優勢,但其技術成熟度仍待提高,特別是在能量密度、成本控制及大規模生產等方面存在諸多挑戰。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超級電容器在我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實踐隊成員們制定了詳盡的市場調研計劃。他們不僅通過線上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等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資料,還親自前往甘肅省永登縣人民政府、吉林省四平市環保局等地方政府部門,以及青島乾坤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金路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鞏義金隅通達耐火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實地走訪與交流。這些調研活動不僅讓他們對超級電容器的市場需求、政策支持、補貼政策等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還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與廣闊前景。
在實踐過程中,固碳添綠實踐隊特別注重與新能源企業的交流合作。他們利用學校提供的實習平臺,先后訪問了青島美錦新能源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青島康瑞吉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等多家知名企業。在這些企業中,他們不僅參觀了生產線、研發中心等關鍵部門,還與企業的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這些交流不僅讓他們了解了企業在技術研發、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還為他們后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啟示。
在與企業交流的過程中,實踐隊成員們深刻認識到產學研合作對于推動新能源技術發展的重要性。經過一系列深入調研與廣泛交流后,固碳添綠實踐隊針對超級電容器在我國全面鋪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他們建議政府應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優化稅收優惠政策以降低企業研發與生產成本;同時鼓勵產學研合作加速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通過示范項目、用戶教育等手段提高市場認知度與應用范圍;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等。這些建議不僅體現了實踐隊成員們對超級電容器技術的深刻理解與獨到見解,也展現了他們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的精神風貌。
回顧整個實踐過程,固碳添綠實踐隊成員們收獲了寶貴的知識與經驗。他們不僅對超級電容器技術有了更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與掌握,還學會了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他們還結識了眾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與合作伙伴,建立了廣泛的社交網絡與合作關系;更重要的是,他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協作與創新創業的重要性與魅力。這些收獲不僅為他們的個人成長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與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展望未來,固碳添綠實踐隊成員們對超級電容器在我國乃至全球的廣泛應用充滿了信心與期待。他們相信在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與持續推動下超級電容器技術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屆時這些高效、環保的能源器件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共同繪制出一幅綠色、低碳、美好的未來圖景。同時他們也表示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與資源稟賦積極投身于新能源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之中為我國清潔能源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與智慧才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李秉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