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四川民族學院的志愿服務團隊踏上了前往康定市爐城鎮兩岔路口村的旅程,旨在通過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提升當地的語言文化水平。該團隊希望通過實際行動,為普通話的普及貢獻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鋪就一條語言的橋梁。
在活動啟動之前,該團隊精心設計了問卷調查,并集中討論了問卷的發放策略。根據實地考察的結果,團隊成員合理分組,以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分發問卷、口頭采訪以及引導群眾通過掃描二維碼在線填寫問卷,全面展開調研。問卷內容覆蓋了當地群眾的教育背景、普通話普及情況以及學習普通話的益處等多個維度。
當地群眾積極響應,不僅熱情填寫問卷,還主動詢問推普活動的進展。面對受訪者在理解題目或閱讀上的困難,團隊成員耐心解答,并通過生動的舉例,使問題更加通俗易懂。同時,還向當地群眾分發了普通話推廣宣傳單,鼓勵大家從自我做起,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團隊對當地群眾普通話使用的現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推普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發現康定市爐城鎮兩岔路口村的普通話推廣工作受到了當地語言環境、認知度和學習途徑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普通話掌握水平在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群中呈現出明顯差異。
鑒于此,團隊計劃定期開展普通話專題宣傳、資料發放和咨詢服務等活動,確保推普工作能夠持續有效地推進,為兩岔路口村的振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兩岔路口村的振興之路與普通話推廣行動緊密相連。展望未來,”孜潤鄉土,普在心中”志愿服務團隊將依據本次調研結果,發揮推普工作的優勢,結合當地特色文化,持續深化推普活動,助力普通話推廣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為語言文化的繁榮注入新的活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