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坊,如何實現更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我認為這不是一個當下的問題,而是一個今后長發展的問題。因此我認為要從我們鄉的發展前景來分析,從中發掘就業崗位,找到適合陳坊今后發展,能夠持續不被淘汰的行業,才是真正的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一、產業引領
眾所周知,產業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最穩定最直接帶來就業的途徑。陳坊現有發展前景明晰的產業包含了沽溪和長壽的茶葉、翁溪的粽葉,以及后續能持續開發的萬年楊梅,沽溪獼猴桃,長壽蜂蜜。這些產業都是傳統的農業,也是鄉村群眾最快上手的行業,因此必然需大力培養和推廣,特別是茶葉種植,可以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加大種植力度,以合適的村委會帶領,利用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加大規模,帶動群眾入股又入人,并整合茶葉品牌,利用現有已經小有名氣的沽溪狀元紅品牌效應,來打通推廣渠道。同時,針對特例的楊梅,獼猴桃和蜂蜜產業,可以加大對現有農戶的培訓和產品的進一步培育強化,鄉政府帶頭宣傳推廣,村集體經濟可以提供資金入股,先做強做大這一家,形成龍頭企業,再由其不斷帶領本地群眾參與發展,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用工。
二、文化引領
文化是陳坊今后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也是陳坊未來再現輝煌的唯一途徑。雖然如今陳坊在鉛山縣甚至上饒市已經是小有名氣,但是距離一個真正的文化旅游古鎮仍然存在巨大差距,當然缺乏資金是制約發展的一個重大因素,但是文化的發掘和文化的推廣也是我鄉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現有的基礎上,我鄉文化大部分是由政府引領,群眾支持,雖在慢慢轉型文旅公司主抓,但仍步伐緩慢,可以考慮向外招商第三方文旅企業,由其來進行開發和發展,當然前提是要遵循我鄉對古鎮保護開發的發展原則,如果真的實現,就可以帶動一批就業崗位,比如當地文創產品的開發、旅游業的發展所需要的本地店鋪以及住宿飲食等。不過對于第三方文旅企業的招引,現階段仍然是要去不斷推廣,可以利用已經成立的陳坊商會,鄉政府牽頭,定期開展文化活動,吸引大眾目光,并針對本地出去的大學生人才,可以由各村成立大學生聯系中心,向其推廣家鄉的發展,吸引其返鄉創業,針對這些返鄉創業人才,出臺相關政策,給予資金和工作上的幫助和支持。人才是地方長久發展的第一要素,只有這些大學生能夠回來,才能夠帶動陳坊持續發展。
三、服務引領
我們現在有產業,有文化,雖然發展不大,但也是有發展目標,因此,這其中所包含的服務,也是一個巨大的就業機遇。所謂服務就業,就是提供服務崗位,比如現如今,就可以培養一批講解員,在接待來玩游客時候提供有償講解服務,在建好的泳池,也可以提供泳池管理員,停車場管理員,在老街內,可以增大老街環境管理員數量,以及今后要做好的游客服務中心,都能提供就業崗位。當然,這些崗位的前提,是需要對陳坊的不斷發展完善,同時也是需要本地群眾的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和學習。
實現家門口就業,本就是一個長久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既要利用現有資源,更要考慮長久的資源,可以采用試點方式在每個方向都一步步去嘗試,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不斷改善問題,亦或者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更多更新的就業方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業不是口頭就業,需要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嘗試,才能發現這些行業,這些崗位適不適合本地群眾,能不能真正給群眾帶來收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