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正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蘭州市安寧區棗林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細致詢問落實為基層減負情況。總書記強調,要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服務群眾上。“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各地各部門要深刻認識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重大政治意義,如果把為基層減負看作一個函數,必須以理順權責體系、矢志為民造福、常抓不懈落實作為“函數三要素”,推動為基層減負取得“最大值”,讓廣大基層干部放開手腳、輕裝前行,激活干事創業“一池春水”。
理順權責體系,明確為基層減負的“定義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基層減負要明確權責,不能什么事都壓給基層,基層該承擔哪些工作,要把職責事項搞清楚。”推動基層真正發揮作用的“定義域”就是要明確“應減之負”和“應盡之責”。為此,要理順部門間權責體系和上下級權責界限,建立健全務實合理的基層權責清單,通過明晰權責邊界、劃分條塊事權、理順職責關系,著力構建責任邊界清晰、任務分工合理、運行有序高效的基層工作體系,讓基層干部履職有據可追、有規可循,清楚“該干什么活、該辦什么事、該擔什么責”,心無旁騖耕好自己的“責任田”、做好自己的“分內事”。要堅持向基層放權賦能,推動資源資金、管理權限、人財物等向基層一線傾斜,賦予基層干部與其服務范圍相匹配的職權,讓基層有人做事、有權做事、有心做事、有力做事,工作起來更有底氣、更加主動,切實在推動“車馬”協同的過程中實現基層治理能力和效率的雙提升。
矢志為民造福,提升為基層減負的“值域”。基層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解決民生難題的“最前沿陣地”。基層干部在各項工作中起著聯系政府和群眾的紐帶作用,卻被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束縛住手腳,無法盡好應盡之責。“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干部政績觀錯位。為基層減負的“值域”和目標就是踐行宗旨、為民造福。為此,要引導廣大基層干部厚植“念茲在茲”為民之情,時刻牢記“國之大者”,樹立正確政績觀,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以篤行實干之姿深入基層察實情、聽實話,一以貫之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基層少一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痕跡”,多一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實績”。
常抓不懈落實,用好為基層減負的“對應法則”。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不落實,再好的決策也是“水中花”“鏡中月”,要實現為基層減負賦能的目標,必須用好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對應法則”。為此,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折不扣抓落實,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形成強烈震懾作用。要善用“火眼金睛”明辨各種形式主義“新變種”,并堅決鏟除其滋生的“溫床”,讓基層減負不“打滑跑偏”。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為基層減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以“釘釘子精神”一件接著一件改、一年接著一年減,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減負減得怎么樣,基層干部群眾最有發言權,要傾聽基層“回聲”,聚焦減負需求真減實減,讓基層減負“落地生花”。
(東安縣委組織部 潘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