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灣鎮強化與高校院所合作,積極探索,實施校地人才共建工程,圍繞“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基層治理”等方面協同發展、創新施為,通過校地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人才與地方發展同頻共振,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力。
深耕人才品牌賦能,推動資源集聚“有抓手”。以“智匯聚才校地聯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為核心,積極創建校地共建品牌,推動資源集聚。邀請高校優秀學生赴基層一線在鄉村建設、社會治理、農業科技、法律服務、醫療衛生等崗位中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志愿服務,引導大學生扎根基層,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實踐,擦亮“青聚蘇灣”品牌。截至目前,已招募25名優秀高校大學生奔赴基層一線開展志愿服務。鏈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等5支大學生志愿服務團隊進駐蘇灣鎮9個村(社區),打造“蘇說夢想 灣成心愿”合肥市級志愿服務品牌,開展“微心愿”“青陪伴”“青助力”等三類青年志愿服務活動,覆蓋鄉村留守兒童500余人。深化打造“一支部一村居一品牌”活動,引導和激勵廣大學生組織化、常態化參與村(社區)治理、社會調查等志愿活動,現已形成“五彩蘇居”“志愿寨山”等服務品牌2個。
深耕人才發展需求,推動協同合作“有奔頭”。結合蘇灣本地實際,聯合高校強化項目共建,完善校地協調工作機制。打造場景化社會實踐活動校地聯動共同體,搭建社會實踐基地平臺,與安徽醫科大學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1個,探索建立“項目 人才 平臺”的培養模式,梳理人才需求清單,面向高校院所發布人才“招賢令”,采用“地方出榜、學生揭榜”方式開發培育長期性、沉浸式、交互式的實踐項目,聯合構建符合大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的特有場景,著力培養一批符合蘇灣發展要求的技能人才、本土人才。實施“實習蘇灣”計劃,將高校學生專業供給側與鎮域單位需求側進行充分匹配,面向全鎮重點企業征集30個見習崗位,采用校地定向與公開選拔雙渠道招募優秀學生,吸引更多學子回灣、來灣、留灣崗位實踐、創業就業。截至目前,已吸引22名蘇灣籍返鄉就業,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10人。
深耕人才技能提升,推動共建共育“有作為”。堅持把青年人才引育留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工程,與高校共聯共育,推動智力資源共享,以校地合力賦能鄉村振興。組織22名優秀學生代表分組深入到全鎮9個村(社區)開展“跟班學習”“專項實踐”“主題調研”三類社會實踐體驗活動,通過組織一次專題活動、開展一場成果匯報、形成一份調研報告,幫助大學生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利用寒暑假契機組織“蘇灣英才看蘇灣”活動,組織23名蘇灣籍學子走訪參觀鎮域內重點企業、文化展覽室并組織召開座談會,開展人才引進和就業創業政策推介等活動,幫助蘇灣籍學子直觀地了解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發揮高校人才智力集聚優勢,深度推進校地合作,搭建產學研合作交流平臺,定期邀請安徽農業大學等高校專家教授為本地農民傳授先進技術、提供理論指導,促進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推進地方農業人才培育工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