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多次在重要場合強調中華文明的重要性。他指出:“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習總書記也曾說過:“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他多次在重要場合指出中華文明的重要性,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我們的中華文明。
歷史底蘊沉淀文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也是四大文明古國唯一一個沒有斷流的國家,就像領導人在文化傳承座談會上所說的那樣:“只有從源遠流長的歷史來認識中國,才能理解古代中國,理解現代中國,最終理解未來中國。”從青銅器、鐵具到如今的新型科技發展、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研究甲骨文文化的傳承,是歷史帶給我們新的機遇和發展,是歷史積淀帶來的厚重文化,這樣的文明來自歷史、來自五千年的深厚底蘊。
自信力量源于文明。領導人多次強調國家發展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我們國家發展到現在,從文化中汲取營養形成符合國情的治國方針,依靠的就是文化自信。從唐太宗的為民思想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理念:從無數偉人的濟世情懷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理念;從論語的“人無信不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從“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到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正是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給國家的發展注入了底氣,讓我們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高度自信,也讓我們在未未前行時更加堅定。
守正創新繼承文明。那我們該如何進—步實現為中華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實現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呢?這就讓我想起總書記在過去一年反復提出的對于文化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堅定文化自信,要守好魂、護好根,守好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護好中國優秀歷史文化根,不斷去學習傳承優秀的思想和真理,學習領導人的文化思想:另一方面,我們要在實踐當中去體會這些優秀的思想,在實踐中踐行理論,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更好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