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最具影響力的自媒體,帶你看不一樣的湖南
如今,交通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和發達,為了避免節假日宅在家里被父母嫌棄到懷疑人生,很多朋友選擇和父母一起自由行,以博得爸爸媽媽的歡心。然而我哪知道,踏上旅途的那一刻,我和父母的一場斗智斗勇才剛剛開始。
拍照總會給你帶來自信
最常見的三個時尚單品就是圍巾、墨鏡、寬邊帽。至于配色,最吸睛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去海邊,拍照的時候一定要把頭發從脖子上解開,雙手搭在上面。握著圍巾(對,一定要是鮮艷的顏色)自信地高舉過頭頂,微微閉上眼睛,靜靜地等待海風輕撫你。而且,這里是重點,拍照的時候一定要把圍巾戴上,營造出隨風飄蕩的靈動感。這時,畫面中仿佛響起一首熟悉的背景音樂:“如果大海能帶走我的悲傷,它也會帶走每一條河流。”
比較害羞的媽媽會用手捂住頭,部分遮住臉,仿佛是西游記里的印度女孩。春天是潺潺的泉水,也許有些年輕人會在心里抱怨,我媽媽不就是怕曬嗎?她執意說是凹造型。想著想著,旁邊的媽媽又開啟了她的“時尚大片拍攝計劃”。道具不夠,她可以用姿勢來彌補。尤其是像千年古樹這樣的景點,她們會用手勢和手勢給你指點,仿佛在介紹自己的傳家寶。或者充滿少女感的踮起腳尖凝視遠方。我至今還很佩服媽媽一起去張家界時在玻璃棧道上那淡定的表情。后來我問她,為什么一點都不恐高?得到的答案完全說服了我,“說一點都不怕是不可能的,畢竟下面就是陡峭的懸崖,但是在鏡頭前我必須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還有一點,她們喜歡和各種花草植物一起拍照。每當春天來臨,百花齊放的時候,在烈士公園、橘子洲頭都能看到媽媽們在花海里穿梭,有的會蹲下來,把花放到臉旁,假裝聞花香,仿佛此刻自己已經陶醉其中。如果沒有花,樹上的果實也可以。用手輕輕地捧著,深情地看著,仿佛在說:“沒錯,這就是蘋果,大自然的饋贈”
回頭看看父親們的拍照姿勢,似乎簡單多了,可能是站在韶山毛澤東紀念堂,與毛澤東塑像合影,比較拘謹的則會將雙手背在身后,像是領導視察,或是揮手,像是在說“同志們好”。
道理很簡單:年輕人出門旅游拍照也會注重自己的衣著和配飾,而家長們則從自己那個時代的審美標準出發,為什么不帶上自己認為好看的衣服呢?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這些照片能在朋友圈多收獲幾個點贊,或者收獲朋友圈里羨慕的眼光,“哎呀你家孩子這么懂事,又帶你出來玩了。”如果這能讓他們覺得有點“虛榮”,孩子的內心就滿足了,我們作為孩子,聽到看到也開心。
必須有照片證明你曾經訪問過這個地方
家長對于旅游景點的門樓、牌坊、刻有碑文的巖石有著超乎我們想象的執念,似乎有這些照片就是畫龍點睛之筆,即使時間再緊迫,這個重要的環節也不能省略,而且,最關鍵的還是要把這部分認證照拍得完美無缺,照片里不能有無關的人,而且景點名稱一定要拍得清清楚楚。相信衡山景區祝融峰下那塊刻有“南岳衡山”的石頭,在家長眼中就是拍照圣地。如果和刻有碑文的石碑合影,經常會發現他們會一腳倚在上面,我想或許他們是想渲染旅途中的悠閑感吧。
需要澄清的是:就像年輕人旅行時喜歡在朋友圈九宮格后添加地點一樣,家長們也希望讓這段經歷成為外出后飯后值得驕傲的談資。一張證明你去過這個地方的旅游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就像我們熱衷于在各種社交平臺上發布旅行照片一樣,家長們也希望把旅行中的這些快樂瞬間打印出來,放在自己的照片里珍藏在相冊里。
旅行的時候你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
如果你和父母一起旅行,還幻想著可以睡在酒店,那你就錯了。早上八點,它準時充當“人體鬧鐘”。 “幾點了?你怎么還躺在床上?太陽都曬到我屁股上了。”“我們旅行,想睡懶覺,為什么不呆在家里?”“這家酒店我訂的時候就含早餐,睡懶覺怎么能不吃早餐呢?”真是浪費!在各種言語的轟炸下,我終于睡眼惺忪地醒來。收拾好行李,我出門探望父母,偶爾拿起手機和朋友聊天,又開始聽到“”的聲音飛過來,“我在跟你說話,你都這么大了,怎么還玩手機?”手機能吃嗎?”“出去玩的時候要多欣賞美麗的風景,不要總是走在街上盯著手機,這樣很不安全。”
總之,既然選擇了和父母一起旅行,如果不想受到各種“口頭批評”,就不要讓他們太擔心了。
理由是:既然不遠萬里來旅游,就一定要確保花的錢是值得的。不能錯過任何一個必看景點。另外,下班后,你可能越來越沒有時間與父母單獨相處。放下手機,不要睡懶覺,用心享受這難得的家庭旅行吧。
出發前行李很多,回來后帶了很多當地特產
出門旅行前,媽媽們似乎都會考慮到旅途中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擔心酒店提供的洗漱用品不衛生,會自己準備洗漱用品。考慮到旅途中可能會坐車、坐船,或者天氣炎熱,所以她的藥箱里從暈車藥到降溫油應有盡有。本想勸她少帶點衣服,但還是說,萬一爬山時被汗水浸濕,或者淋到雨,可以及時換洗,避免感冒。
后來,在逛旅游景點的特產店時,爸媽也樂此不疲地問那些包裝好的特產有什么特別的,然后興致勃勃地塞進行李箱,說可以分給親戚。然而此刻,我想說,上次從常德帶回來的鹽水鴨我還沒吃完呢。
理由:我們之所以覺得父母沒必要帶那么多行李,是因為很有可能他們用不上,但以防萬一,萬一出現意外情況,帶的東西就派上用場了。衛浴用品自己帶比較放心,也不用花錢去當地超市買。至于當地特產,就當是嘗嘗鮮吧。
熱開水是旅行、居家必備
相較于年輕人對冰飲的熱情,家長們更習慣拿個保溫杯裝上一些茶葉然后用熱水沖泡,然后一口一口地喝。先要燒一壺水,再逐個沖杯子、沖馬桶。甚至去餐廳吃飯,也會打電話叫服務員問有沒有熱水提供,好洗碗。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個人喜好,老年人可能覺得喝熱水對胃比較好,所以更習慣喝熱水。另外,景區賣的瓶裝水一般比平常貴很多,能省就省吧。
在餐廳吃飯時聊天
就拿我爸媽來說吧,他們都是好廚師,所以當我們到外面好的餐廳吃飯的時候,我們都會熱情地討論廚師用了什么配料和調味品,火候如何,該如何注意。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吃邵陽米粉的時候,媽媽覺得米粉有嚼勁,又香又辣,就跑到廚房問他們怎么做的,當時她被別人禮貌地拒絕了,我猜他們以為她在興奮地談論,感覺被忽視了,而同樣在餐廳就餐的人可能覺得我們有點吵鬧。
就像我們年輕人一樣,討論自己喜歡的明星時眼睛都會發亮。父母對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有執著的追求,想提高廚藝也可以理解。如果實在影響到其他食客,就提醒一下,或者上網搜索當地的特色菜譜直接展示給他們,讓他們更全面、更快速的了解。
父母年輕的時候,因為經濟原因,很少有機會出去看看世界,現在兒女們帶他們一起出去旅游,接觸到陌生的風景和事物,難免會興奮,有些禮儀或者言語,我們可能沒有考慮得那么周全,應該多理解他們,畢竟他們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現在帶他們出去玩,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孝敬。跟他們普及一下當地的風俗習慣,避免出現尷尬的情況。這樣的家庭出游,也會成為我們回憶里的亮點。
出品:小魚網絡·第一傳媒
除水印外,其他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湖南今日頭條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