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激勵廣大青年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強國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勇當先鋒隊、突擊隊”。廣東培正學院“傳承”醇韻數創實踐團積極響應并深入落實廣東省頭號工程“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支教繪夢織錦圖,非遺華章啟新篇。“傳承”與梅州市平遠縣八尺鎮角坑村的小朋友們舉辦了“逐夢支教強國夢,共楫奮進育新苗”傳承見面會。
見面會上,支教老師和小朋友們依次進行自我介紹,并向小朋友們介紹團隊準備的一系列課程,主要包括思政教育西柏坡課堂、安全教育課程,掐絲琺瑯、編鐘等非遺文化課程,太極拳、繪畫等美育課程,生物化學地理常識等科普課程,朗讀、攝影等技能課程,通過豐富多彩的支教課程培養青少年熱愛祖國,推動進一步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人體系,啟迪青少年兒童“強國有我”的思想。
筑牢安全防線,傳播紅色種子。保護好青少年兒童,加強思政教育與安全教育是強國征程的重要工作。廣東培正學院“傳承”醇韻數創實踐團開設針對青少年思政教育的西柏坡精神課程與安全教育課程,旨在傳播紅色精神,培養青少年愛國主義與安全意識。
“傳承”通過講授生動的故事讓小朋友們了解西柏坡的歷史背景,教授了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在駐西柏坡期間,所體現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徹底革命精神以及頭腦清醒、目光遠大的勝利者圖強自律的精神。安全教育課堂上,“傳承”主要從個人安全、交通安全、水上安全、火災安全等方面切入教授青少年在面對危險時如何保護自己,并結合梅州當地獨特的地理位置,詳細地講解在面對山體滑坡、泥石流時如何正確的自救等等,從而助力兒童從容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實環境,在面臨突發情況時清醒正確的保護自己。
編鐘琺瑯映華彩,非遺傳承奏美樂。習近平總書記一向重視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文化強國、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需要青少年挺膺擔當的實際情況,“傳承”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拉近非遺和青少年的距離,廣泛開展非遺文化課程、青少年非遺體驗等活動,推動讓優秀文化從“傳統的”成為“潮流的”。
“傳承”醇韻數創實踐團通過教授以“編鐘”為代表的非遺樂器課程,青少年了解到以編鐘為代表等民俗樂器的分類與演奏技巧,并通過切身演奏編鐘體會近三千年的古音古韻的魅力;在插絲琺瑯課程中,小朋友們通過學習琺瑯的設計、描圖、掐絲、點藍等步驟,并動手實踐完成掐絲和點藍,制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體會到掐絲琺瑯這項近千年的古老工藝背后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并通過作品展覽,以青春視角和新時代審美,讓傳統非遺煥發青春活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強國征程的動力。
舞韻太極融古今,美育強國新活力。為聚焦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背景下青少年美育工作,緊扣新時期青少年藝術普及服務需求,廣東培正學院“傳承”醇韻數創實踐團開展一系列美育課程。
通過開展傳統的24式太極拳與新興的《少年中國說》手勢舞課程相結合,培養了青少年對以太極拳為代表的傳統體育項目的興趣,以新興的手勢舞為載體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通過教授歷代繪畫、書法、朗讀、攝影、黏土等課程,向小朋友們詳細介紹了中國繪畫的獨特意境,傳統書法與硬筆書法的啟蒙,朗讀與攝影的技能培養,在黏土課程中講授愛國主義精神等,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小朋友們動手實踐能力,在美育課程中結合愛國主義精神,推動進一步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人體系。
奮進科普新征程,啟迪培智樹童夢。當下,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引導青少年愛上科學、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開始,從上好每一節科學課做起。而生物、化學、地理等基礎科學學科的普及對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青少年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極其重要。
“傳承”通過開展生物、化學、地理等基礎科學的普及,教授小朋友們通過生物知識更好的了解人體與自然,以化學知識為支點更加便利我們的生活,以地理常識為載體更好的認識中國和世界。通過一系列科普課程,傳遞科學知識,激發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在青少年心中種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立志科學的種子,啟迪孩子心目中的“強國科學夢”。
童心綻放展風采,才藝薈萃現童真。在角坑村村委的大力支持下,“傳承”的支教之旅圓滿結束。2024年7月20日,“傳承”醇韻數創實踐團誠摯的邀請了平遠縣八尺鎮黨委委員、團委書記張輝,平遠縣八尺鎮角坑村委書記肖宜聰,廣東培正學院09屆經濟學院畢業生謝楨師兄以及“傳承”指導教師馬昕瑤共同參與了廣東培正學院傳承醇韻數創實踐團2024授旗儀式暨成果展演。
為感激平遠縣八尺鎮角坑村委以及村委書記肖宜聰在期間的照顧與幫助,“傳承”下鄉向平遠縣八尺鎮角坑村委和及村委書記肖宜聰授予錦旗并表示衷心感謝。
成果展演在“傳承”醇韻數創實踐團以及小朋友們的精心準備下非常精彩,由小朋友們表演《詩意中國》朗讀,《少年中國說》手勢舞表演,《強國有我》朗誦、“傳承”表演的歌唱節目《稻香》以及小朋友們的掐絲琺瑯作品、黏土作品、繪畫作品展覽。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主力軍。強國的建設離不開青年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奮斗,廣東“傳承”醇韻數創實踐團積極響應百千萬工程的建設,接過時代賦予青年重任的接力棒,開設特色支教課程,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推動進一步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人體系,啟迪青少年兒童“強國有我”的思想。
(廣東培正學院傳承社會實踐服務隊全體成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