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工作推進會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在京召開。中組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講話,李干杰指出,只有明確鄉(xiāng)鎮(zhèn)(街道)權責體系,形成事權清晰、責能相適、履職順暢、保障有力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權責體系,才能真正做到減負增效。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持“輕車快馬”“提能壯馬”“車馬協(xié)同”三向發(fā)力,推動基層減負見行見效。
輕裝上陣,負擔往下減,“輕車快馬”,讓拉車更有效力。基層減負,是一場深刻的工作革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破除形式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實質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形式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yōu)良作風格格不入,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大敵。廣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從思想上正本清源,清除搞形式主義的念頭,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的政績,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不僅自身不搞形式主義,還要敢于同形式主義作斗爭。聚焦減負重點問題,精簡會議和文件,減少檢查考核,優(yōu)化報表和臺賬,真正把減負減到根子上、減到心坎里。
選賢用能,力量往下沉,“提能壯馬”,讓拉車更有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扎實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資源和力量下沉”。長期以來,基層存在著責大權小、人少事多的現(xiàn)象,“小馬”拉不動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人、缺力量。要破解基層擴權賦能難題,一方面,要加強鎮(zhèn)街干部、村(社區(qū))工作者、網格員、志愿者、社會工作者“五支隊伍”建設,通過“減上補下”、包片、派駐等方式,把人員編制向基層傾斜,開展違規(guī)借調基層工作人員清理整治,并完善借調備案流程,加強日常監(jiān)督檢查,讓基層干部回歸基層、深耕基層、服務基層。另一方面,拓寬基層干部提升業(yè)務理論水平、增強綜合能力素質的渠道和路徑,實施基層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同時將精兵強將派往基層、將真金白銀投向基層,保證基層治理不受外在條件制約,為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保駕護航。
明晰權責,權力往下放,“車馬協(xié)同”,讓拉車更有合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基層減負要明確權責,不能什么事都壓給基層,基層該承擔哪些工作,要把職責事項搞清楚”。目前,權責錯位,事在基層、權在上級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基層落實起來理不順、推不動;權責模糊,多部門管理、多標準執(zhí)行的情況仍有發(fā)生。這就需要逐步完善權責體系,強化系統(tǒng)思維,建立起邊界清晰、權責一致的權力責任清單。具體而言,就是要圍繞解決基層“該干什么活、能辦什么事、應擔什么責”的問題,制定優(yōu)化鎮(zhèn)街、村(社區(qū))職責事項清單和任務清單,細化依法履行職責事項和依法協(xié)助配合事項的工作邊界,讓基層干部心無旁騖耕好自己的“責任田”、做好自己的“分內事”。還要在資源分配上向基層放權賦能,保證基層治理權責分明、有序運轉,形成同頻共振的強大治理合力,著力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
(五原縣委組織部 劉澤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