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 個體工商戶和企業總量雙雙破百萬


制圖 李前芳
截至3月底,杭州市個體工商戶總量突破100萬戶,企業總量達103.9萬戶。這組數據透露出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在杭州,企業與個體工商戶在數量上旗鼓相當,企業總量略高于個體工商戶的數量。
放眼全國,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的數量比約為3∶7。據市場監管局總局統計,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為1.25億戶,占全部經營主體的66.8%。
個體工商戶由個人或家庭出資,企業則有多個出資實體。相較而言,個體工商戶準入門檻低、運營成本小,“船小好調頭”,是許多人創業的“第一站”。
不過,在杭州,大家似乎更愛辦企業:今年1-3月,杭州新增37413戶企業,同比增長15.04%。
今年2月,浙江全應科技在杭州余杭區完成注冊,正式加入“杭州百萬大軍”。全應科技的“看家本領”,是一套“ADMC熱電智能調控系統”,能將熱電機理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每年可節省原料煤費用約150萬元。
為什么選擇杭州?
浙江全應科技聯合創始人黨海峰給出了兩個理由:
1.在杭州,人才與企業的需求匹配度比較高;2.杭州的民營企業涉及多個行業,有利于泛行業發展規劃。
“企業剛落地,余杭區和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就為我們申報了領軍人才項目,未來可享受最高1200萬元的研發補貼和60%的租金補貼。”對于杭州給出的“陽光雨露”,黨海峰很滿意。
從2024年6月28日(杭州企業總量突破100萬戶)到2025年3月31日,不到一年時間,杭州個體工商戶總量和企業總量雙雙破百萬。
在杭州市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馮世聯看來,“這正是杭州經濟健康發展的表現”,“城市經濟發展,既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也要有遍布大街小巷的個體工商戶”。
浙江樹人學院人工智能商務實驗室主任張正榮也認為,企業總量略高于個體工商戶,恰恰符合杭州現代化產業體系發達城市的定位。
相較于個體工商戶,創辦企業需要更多啟動資金,對技術的要求也更高,“簡單來說,風險更大”。在張正榮看來,“大家敢于冒險,說明杭州的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營商環境足夠好,能夠給予創業者有力的保障”。
街邊小店里升騰的“煙火氣”,最先讓人感受到市場復蘇的活力。放眼全國,許多民營企業都以個體工商戶起家。在杭州優渥的創業生態中,許多個體工商戶也正在逐步積累資源,轉型為企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