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消息,2 月 21 日,Matrixport 發布周度報告《流動性和宏觀經濟指標如何影響比特幣》:「在財政部長 Janet Yellen 的任期內,美國財政部調整了其債務發行策略,更偏好短期國庫券 (T-bils) 而非長期債券。由于發行的長期債券較少,國債收益率保持穩定,降低了固定收益資產的吸引力,驅使投資者轉向比特幣和股票等高收益選擇。額外的流動性增強了風險偏好,進一步支持了比特幣的看漲勢頭。然而隨著 Scot Bessent 執掌財政部,這一策略可能會逆轉。恢復發行更多長期債券可能會增加收益率,收緊流動性并削弱對風險資產的需求。如果金融條件收緊,比特幣最近的漲勢可能會面臨壓力。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財政部的發行政策,因為它是流動性和市場情緒的主要驅動因素。」
「美元指數 (DXY) 是另一個影響比特幣價格波動的主要宏觀經濟因素。DXY 衡量美元相對于一籃子外幣的強弱程度。美元越強,全球流動性越緊,比特幣等風險資產的吸引力就越低。」
「通貨膨脹數據也在影響比特幣價格走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和個人消費支出 (PCE) 是美聯儲關注的關鍵通脹指標。低于預期的 CPI 數據表明通貨膨脹在降溫,這可能會促使美聯儲采取更鷹派的政策立場。這反過來會增加市場流動性和風險偏好, 創造有利于比特幣的看漲環境。」
「另一個關鍵的宏觀指標是 (全球) 貨幣供應量 (M2),它衡量經濟中流通的貨幣總量,包括現金、存款和其他流動資產。當 M2 擴張時,金融系統的流動性增加,使投資資本增加。這種過剩的流動性通常會導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增加,推動對比特幣等風險資產的需求上升。相反,當 M2 收縮時,流動性收緊,投機性投資遭遇困難。在 2023 年底,M2 供應量停止收縮, 幫助比特幣重新突破 40,000 美元。如果美聯儲開始再次增加 M2,比特幣可能會看到另一場由流動性驅動的漲勢。然而如果 M2 增長過快,通貨膨脹可能會上升,迫使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這對比特幣不利。對比特幣來說,理想的情景是 M2 適度增長,沒有過度的通貨膨脹,從而確保流動性和穩定的經濟條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