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 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簡稱 ECB)經濟學家發表的一篇題為《比特幣的分配后果》的新論文認為,即使在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早期采用者將是唯一受益方,而后來者和非持有者將遭受嚴重后果,即使沒有“泡沫破裂”的情況。 經濟學家們認為,中本聰最初將比特幣視為一種全球支付系統的設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失敗,人們轉而將比特幣視為一種不斷增長的投資資產。經濟學家 Ulrich Bindseil 和 Jürgen Schaaf 認為,比特幣“……不產生任何現金流(如房地產),利息(如債券)或股息(如股票),不能用于生產(如商品)。 因此,“……大多數現有的計算或估計資產公允價值的方法在應用于比特幣時都失敗了。”該論文認為,從貝萊德首席執行官 Larry Fink 和 Galaxy Digital 創始人 Mike Novogratz 到運動員 Tom Brady、演員 Gwenyth Paltrow 和 Ashton Kutcher,名人和思想領袖都沒有將比特幣視為一種傳統資產,而是將比特幣視為一種有可能不斷增長的投資資產。 然而,即使在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也沒有影響持有者的“泡沫破裂”可能性的情況下,后來者和非持有者仍會遭受巨大損失,早期采用者要么將比特幣出售給后來者,要么將其套現為物質資產。論文指出。由于比特幣不會增加經濟的生產潛力,作者認為,它可以被視為一種零和游戲,這意味著早期采用者只會以犧牲后期采用者或非持有者為代價而受益。 論文指出,這些有害后果包括“……社會其他部分相應貧困,危及凝聚力、穩定,最終危及民主”。盡管該論文評估了央行干預比特幣價格行為的幾種方式,但也指出了幾種擬議干預措施的弊端:“就比特幣而言,(央行)可能也會避免做出具體判斷,而只是通過進一步收緊政策來考慮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對總需求的積極影響,即實施更高的政策利率,以使總需求回到非通脹水平。” (The Block)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