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開放“空中花園” 打造國風、潮流市集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亞運會在萬眾期待下盛大召開。賽場內外,運動員、志愿者、城市保障人員……數萬人匯聚成點點星光,繪就賽會無數的精彩瞬間。
賽事運行期間,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作為“信息中樞”,是各方記者的“主戰場”,如今一年過去了,場館有哪些改變?日前,記者再次走進這個曾經的“新聞收發室”。
如今的杭博,早已一鍵切換至“忙碌模式”,大小展會接二連三地上演。
“從目前的預訂情況來看,我們基本周周都有展會活動,最遠排期到2027年。同時,杭博二期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旅游文創部副總監夏侯穎介紹。
除了常規展會,今年4月,杭博還放出“大招”,免費開放了“空中花園”。
大廈之上起樓閣,這個65000平方米的空間內,堪稱小型植物園,113種、超7000株植物在這里“安家落戶”。漫步在曲折蜿蜒的小徑,一步一景,展現出江南園林的獨特魅力。還可以站在高處,俯瞰杭城美景。
“得知這一消息后,受到了大家的點贊支持。很多臨安、建德的市民起個大早趕來參觀。”夏侯穎說。
如果說空中花園的免費開放只是一道“開胃菜”,那么奧體板塊圍欄的拆除,則給予了杭博大施拳腳的機會。
如今市民游客來到這里,會發現曾經橫亙在杭博與蕭山側亞運三館(體育館、游泳館、綜合訓練館)之間的圍欄消失了。大家可以在杭博逛展之余,到場館的八米平臺上夜游、打卡、散步,或者去連接奧體中心場館群的廊橋上吹吹風、撒撒歡兒。
還館于民、場館惠民已成共識,如何覆蓋更多人群?利用圍欄拆除的這一契機,杭博從5月開始陸續推出了宋韻風雅集、橋上銀鹽市集、橋下劃水局等活動,從陸地、橋上到水上,可以說將場館的空間利用發揮到極致。
在亞運會前,杭博從未籌備過類似的對外體驗項目,為什么要跳出“舒適圈”?夏侯穎給出了回答,“以前很多市民往往一個刻板印象,奧體內部是不可以進入的,但是通過這些體驗類活動,杭博希望向大家傳達一個信息:這些空間是可以自由打卡的,市民是能夠使用的。”
與此同時,面對奧體中心接二連三舉辦的演唱會,杭博也進行了一系列“頭腦風暴”,吸納演唱會后的閑散人群,把“流量”變為“留量”。
接下來,從獻禮國慶到年輕人喜歡的潮流活動,各式不同主題的活動也將在杭博“花式”上演,引導更多市民游客走進亞運場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