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爺爺寫詩點贊“書記進城賣山貨”
高山蔬菜受青睞 記者 林葉楊 攝
降溫、下雨,也阻擋不了大家對千島湖和千島湖農產品的熱情。
前天晚上,市集還在搭臺,就有市民迫不及待地搶鮮下單了;昨天清晨,農產品一擺上攤位,馬上被一圈人圍著。
“屏門的高山蔬菜、中洲的辣豆腐、汾口的米酒、千島湖的吊吊包、石林的日曬面、瑤山的山核桃,有千島湖特質的好東西,我們都很喜歡。”家住附近的黃女士說。
15位90后和00后“千島農客”,23個鄉鎮,60多個展位,100多種千島農產品……2024“書記進城賣山貨”之“新農人 新農品”市集,運河廣場,今天(9月22日)還有一天哦。
特別溫馨,特別感動 88歲的爺爺寫來一首“深情”詩
“去年隨手帶了一袋,沒幾天就吃完了。早上,我們一般都喜歡吃拌面,尤其是孫女,有一天她問我,‘奶奶,上次的面條好吃,還有嗎?’”李大媽特意從蕭山趕來買面條。
這次,她直接“搬”了一整箱,怕搬不動,還特意叫上了老公來當“搬運工”。
“千島湖湖景房你住過,千島湖的‘湖景橘’你吃過嗎?”千島湖魚媽媽一句廣告語一出,大家立馬好奇地圍上來,不一會兒,橘子攤位就賣了個“底朝天”。
屏門鄉的高山蔬菜攤位,攤主王永泰不停地稱斤、結賬,汗流浹背。“從早上8點多開始就沒停過。”王永泰說,這次總共帶了300斤四季豆、300斤茄子、200斤西紅柿和100斤辣椒,一個上午就賣光了。
被人群“包圍”的還有中洲的毛豆腐、大墅的火腿、臨岐的梅干菜餅……
不只山貨滿滿,還有詩意盎然。
昨天上午10點多,88歲的劉中元和老伴坐地鐵趕來,特意送來了一首詩,夸贊千島湖農產品的《深情》——
書記進城賣山貨,質美價廉市民吹。
千島農客初亮相,杭千結下姐妹城。
城鄉互補生活品,書寫共富新篇章。
不負千島寄情重,同心合唱幸福歌。
“我們全家人都非常喜歡千島湖農產品,只要是千島湖的展銷會,必到場。”劉中元說,他有5個子女,去年的“書記進城賣山貨”,一家人全部到場,土燒酒、山茶油、雞蛋、日曬面、火腿肉……買了很多。
昨天,兩個子女陪著老人來“趕集”,又采購了一大堆。“農產品,看得見摸得著,老百姓買起來吃起來,都放心,我喜歡這樣的活動,希望多多舉辦。”劉中元說。
特別點贊“千島農客”: 淳安已培育新農人3620人, 省部級頭雁錄取數杭州第一
活動現場,“千島農客”(新農人)無疑是一大焦點。
“千島農客”的展位前,圍滿了市民;三位“千島農客”代表分別上臺分享了他們的創業故事;現場還為“網友最喜歡的千島農客”進行了頒獎;淳安縣政協主席鄭志光也為“千島農客”點贊。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新農人’是推進鄉村振興最核心、最活躍的決定因素。”鄭志光說,淳安將繼續堅持以“新農人”干好“興農事”,注重“內培外引”雙輪驅動,聚焦“茶果菜藥糧”主導產業,依托省級農民“田間學校”,用活科技特派員、文化特派員,培育“新農人”,助農村興旺、農民致富。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人才回鄉攜村民共富,淳安縣出臺了“新農人12條”,構建了“新農人”梯隊引育成長體系,為各類返鄉“新農人”提供激勵保障,對認定為一、二、三類的農業產業領軍人才,對應享受縣級D類、E類、F類高層次人才待遇,可享受住房、醫療等各類政策支持。
在政策激勵下,淳安累計培育新農人3620人,省部級頭雁班錄取52人,錄取數位列杭州市第一,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居杭州市“雙第一”。淳安還與海亮集團、無憂傳媒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推出了基地共建、產銷共贏、人才共育等舉措,撬動鄉村振興。
- 1
- 2
- 下一頁
- 全文閱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