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Joel John
原文編譯:Yangz,Techub News
譯者按:在全球貿易局勢動蕩、特朗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加密貨幣市場正面臨顯著降溫。本文通過16個維度深入剖析當前加密貨幣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并探討在宏觀政策和市場機制雙重作用下,行業如何經歷一場深刻的價值重構——這是殘酷的洗牌過程,更是行業邁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以下是對加密貨幣市場現狀的一些總體性看法,以及對其未來發展的預測:
1. 加密貨幣的核心在于其作為貨幣軌跡的角色。區塊鏈對貨幣/資產的作用類似于互聯網對信息的影響。因此,投機活動依然是該領域最主要的應用場景。
盡管投機行為的速度和規模會有所波動,但行業的重大成果及主要收入來源仍將是投機及其衍生的次級應用場景,如借貸、衍生品和經紀交易商等。
2. 隨著Circle提交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穩定幣賽道可能迎來階段性頂峰。利率下調將成為影響這一領域的另一張多米諾骨牌。考慮到渠道護城河和監管壓力,穩定幣的下一個重大機遇可能會趨于平穩。(推薦閱讀:《Techub財報解讀:Circle沖刺IPO,但收入增長難掩利潤困局》)
對于非硅谷出身的創始人來說,真正的機會在于利用加密支付軌道的地域性金融科技應用,而非單純“出口”美元。當然,如果你能從一開始就籌集到超過1000萬美元的資金并設立美國總部,則另當別論。
3. DePIN賽道理論上應炙手可熱,但從服務水平協議(SLA)和大型人工智能項目所需的規模來看,真正的投資機會將集中在能夠創造1億美元以上需求端收入的網絡。這類網絡通常會與私募股權基金或對沖基金合作以滿足短期資本流動性需求。截至目前,我尚未看到任何基于代幣的網絡擴展到這種程度并保持可靠運營。
好消息是,能夠擴展到如此規模的網絡確實存在;壞消息是,這些網絡產生的大部分收入不會觸及代幣體系。
4. 我們之所以開始關注代幣與收入的關系,源于兩大根本性轉變:首先,在“后pump.fun”的世界里,代幣享有的估值溢價已蕩然無存,維持1億美元以上的完全稀釋估值(FDV)變得異常艱難;其次,如今股票及外匯市場的波動性不亞于加密貨幣,且趨勢更為明朗,導致加密貨幣市場的邊際買盤徹底枯竭。
項目方真正需要擔憂營收的根本原因在于,對于流動性基金而言,值得配置的資產僅有約50個能產生營收的代幣,其中具備實質增長潛力的可能不到30個。
5. 風投機構有強烈動機堅稱“代幣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尚未消亡”,并鼓吹“Web3即將到來”。然而,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發行代幣的創始人越來越少的時代,他們更傾向于以小型團隊形式持有收益。加密風投機構可能無法很好地應對這種轉變,因為傳統上它們的流動性來源于交易所上幣和散戶買單。
6. 在我看來,有能力開出支票、打造Uber/思科級別成就的加密貨幣基金不超過10家,而其中真正理解如何實現這種成就的合伙人可能不到30人。部分核心挑戰在于當前資本的本質屬性被3年回報周期所束縛,且過度癡迷代幣上架帶來的流動性。
7. 加密貨幣與人工智能(Crypto x AI)的結合看似熱門,但卻難以跟上AI本身的發展步伐。大多數已實現規模化的網絡依賴于分布式數據中心,而這些中心仍以美元結算收益。
AI模型并未因數據來源“獲得補償”而顯示溢價優勢。真正具有潛力的是眾包IP地址領域,這一細分市場值得關注。
8. 加密貨幣領域存在為中高收入群體打造原生數字銀行的機會,涵蓋工資管理、資金轉賬、投資組合構建(股票/國庫券)、貸款等服務。雖然潛在市場規模(TAM)在5千到1萬人之間,但構建這樣的平臺具有獨特的價值。
9. Farcaster或將讓DAO重煥生機。如果Farcaster上的社區能發展到萬人規模,并在鏈上協調資源,那么DAO將再次受到重視。Memecoins可能因此回歸,但前提是平臺必須成功平衡內容創作者的需求與金融化進程。
10. 鏈游目前看似死氣沉沉,但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來看,它仍是消費者應用中回報最高的細分市場。2025/2026年可能成為加密貨幣游戲的爆發元年。
11. 長尾山寨幣將很難卷土重來。散戶不再追捧第50個同質化的代幣,這改變了加密行業的投資邏輯。
12. 加密貨幣行業的人才流失將比流動性枯竭來得更迅猛。從業者轉投AI賽道或因進展滯緩另謀高就,這對士氣的打擊遠甚于幣價下跌。
13. 加密貨幣領域的研究與媒體機構正經歷整合期。普通創作者對行業心灰意冷,未來18個月內唯有通過超級金融化才能存活。
14. 如果發幣的創始人越來越少,而實現百萬級用戶增長的創始人越來越多,那么下一個待釋放的資本池將是私募股權。
15. 可設立一個約1000萬美元規模的基金,專門投資將創意內容與加密原語結合并規模化分發的項目。
16. 加密貨幣行業既有道德淪喪的一面,也有理想主義的一面。在當前市場中,懂得屏蔽學究言論、專注數據信號已成為一種生存技能。
原文鏈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