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突破60000美元:全球政策風險成黑天鵝
在2023年,比特幣的市場表現讓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師感到驚訝。突破60000美元的價格關口,不僅是加密貨幣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也引發了關于全球政策風險的廣泛討論。這一現象不僅令投資者歡呼雀躍,也讓人們對未來的市場走向產生了疑慮,尤其是在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
比特幣的價格在過去幾個月內經歷了劇烈波動。這一波動不僅受到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還與全球政策的變化密切相關。比如,許多國家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正在發生轉變,從最初的寬松監管到現在的嚴格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無疑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感。這種變化可能會導致比特幣價格的劇烈波動,甚至可能引發一場市場危機。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飆升,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關注其背后的政策風險。例如,美國近期出臺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就涉及到對加密貨幣的稅收政策。這使得許多持幣者開始擔憂,未來可能面臨更高的稅負和監管壓力。此外,其他國家也在密切關注這一市場動態,可能會借鑒美國的做法,出臺更嚴格的監管政策。
而這種政策風險的存在,恰恰成為了市場的“黑天鵝”。黑天鵝事件通常指那些不可預見、影響重大的事件。比特幣的價格在60000美元的高位,似乎讓市場變得更加脆弱。投資者在追逐高收益的同時,也需要時刻警惕可能出現的政策變動。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各國政府需要平衡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可能會在某些時刻采取更加激進的政策。
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的通貨膨脹壓力也在上升。許多國家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采取了大規模的貨幣刺激政策。這一政策雖然在短期內刺激了經濟復蘇,但也帶來了通貨膨脹的隱憂。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會將比特幣視為一種“避險”資產,進一步推動其價格上漲。然而,政策的不確定性將使得這種避險的有效性受到質疑。
除了政策風險外,比特幣的價格波動也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隨著社交媒體和網絡社區的興起,投資者的情緒變得更加敏感。例如,在某些時刻,一條關于比特幣的推文就可能引發市場的劇烈反應。這種現象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尤為明顯,許多投資者在追逐短期收益的同時,忽視了潛在的風險。因此,市場的非理性行為也可能加劇價格的波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自己的投資策略。首先,應該對比特幣的基本面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其技術、市場需求和政策環境等因素。其次,制定合理的風險管理策略,避免因市場波動而造成的重大損失。比如,可以考慮分散投資,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中,以降低整體風險。
此外,投資者還應關注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隨著各國經濟復蘇的步伐加快,可能會出現新的投資機會,但也伴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因此,保持靈活的投資策略,將有助于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比特幣價格突破60000美元的時刻,投資者不僅要慶祝這一成就,更要認真思考背后的政策風險。無論是國家層面的監管政策,還是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都將對比特幣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作為一種新興的資產類別,比特幣在未來的投資策略中,應該被視為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
面對如此復雜的市場環境,我們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投資理念。是否過于關注短期的價格波動,而忽視了長期的價值投資?是否在盲目追逐高收益的同時,忽略了潛在的風險?這些問題值得每一個投資者深思。
總之,比特幣的價格突破60000美元,既是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一場關于政策風險的深刻反思。未來的投資者需要在歡呼與警惕之間找到平衡,既要把握市場機會,又要時刻保持對政策變化的敏感。只有這樣,才能在波動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獲得長期的投資回報。
比特幣(BTC)于上周六(3/13)首度站上6萬美元,最高價格報61,788美元。多數的產業人士認為上漲原因有二,一是因為1.9兆紓困案通過,經濟復蘇情緒樂觀所致,二是因為機構開始買進比特幣,且比特幣相關衍生性商品陸續通過。
集團共同創辦人杜均接受《上海證券報》訪問時表示,美國1.9兆美元刺激峰案通過表示新一輪的放水開啟,投資人先前因為美殖利率上升導致貨幣緊縮的擔憂稍微化解,先前的過度下跌得以修正。
另外,杜均也認為機構進場也是看漲情緒增加的原因。
杜均表示:“大型上市公司對比特幣的關注程度和認可還在增加,資金仍在流入比特幣市場,加上個人投資者看漲情緒強烈,紛紛加入購買比特幣的行列,給市場注入了資金,推動比特幣上漲。”
不只是機構,一般人對比特幣的投資興趣也逐漸增長。資產管理公司Purpose
Investments的比特幣ETF是首個受加拿大批準的ETF。先前報導,該檔ETF首日資產規模就突破1.65億美元,而根據該公司網頁顯示,目前比特幣ETF的資產規模已經拿到9.3億美元,較上月增長了470%。
政策風險
雖然比特幣矚目程度與日俱增,但依然有風險。中國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向《北京商報》表示,雖然比特幣價格一直上漲,但其價格波動還是劇烈,對許多交易員來說,還是有隨時爆倉的可能;另一方面,比特幣還需要面對政策上的風險。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也認為,加密貨幣的熱潮也讓犯罪活動變得比較頻繁,像是傳銷、詐騙等等。
事實上,此前美國就有許多官員指出,比特幣有洗錢的風險。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出席《紐約時報》所主辦的線上會議重申比特幣是高度投機,又低效率的資產。
當時她說:“比特幣是高度投機的資產,大眾應該注意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是相當不穩定,投資者可能會遭受潛在的損失。我不認為比特幣會被用在廣泛的交易上,某個層面上,我更擔心比特幣會用在非法融資。此外,比特幣是非常低效的交易方式,處理這些交易所耗費的能源相當驚人。”
臺灣央行也在一月分時發布《比特幣價格大幅波動之說明》,內容進一步闡述了價格波動的四大原因,包括比特幣所有權高度集中、市場供需失衡、淺碟市場、全國量化寬松。
除臺灣央行外,英國央行總裁貝里(Andrew
Bailey)于去年十月表示,比特幣不存在內在價值,且價格具高度不確定性,而他也對對民眾使用比特幣作為支付工具感到不安,并請投資人注意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之風險。
可以看出,政府機關依然是比特幣為高風險或是投資資產,一旦有新的監管規章出爐,比特幣價格很可能就會再度波動。
美債殖利率再破1.6%,基金經理人看好后市
據《彭博社》數據,美國十年公債殖利率小幅上升至1.65%,這也引發了一部份投資人的擔憂。但多數基金經理人人為,十年公債利率上升是因為通膨預期增加,之所以有這樣的預期,是因為就業率逐漸轉強。
另外,據美國勞動部最近數據,扣除糧食、能源等波動較大的數據,核心消費者指數(CPI)上月通膨僅有1.3%,顯示通膨并沒有民眾想的那么嚴重。
因此,基金經理人現在已經開始看好經濟轉強和獲利復蘇的前景,復蘇能支撐股市。而資金將從科技股移轉制金融、能源及工業等經濟展望展望,同時他們也認為非美國股市已浮現投資價值。
彭博資訊訪問調查50余家投資機構后,包括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SSGA)、摩根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多數受訪者正密切關注美債殖利率攀升的步調和原因。這些機構認為,只要央行維持寬松政策,股市牛市仍將延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